【室内装潢】案例欣赏│上海市市南中学(上海市立清心中学旧址)修缮工程
详情介绍 建设单位丨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校产管理站 项目名称丨上海市市南中学(上海市立清心中学旧址)修缮工程 项目性质丨历史保护建筑修缮工程 项目地点丨上海市黄浦区陆家浜路597号 施工单位丨上海市室内装潢工程有限公司 历史沿革 1860年 ·(清咸丰十年)娄离华学堂 1880年 · 清心书院 1908年 · 清心中学堂 1918年 · 清心实验学校(设文、工、商三科) 1924年 · 清心两级中学校 1932年 · 私立清心中学校 1937年 · 清心中学 1953年 6月12日 ·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上海市市南中学至今 1860年(清咸丰十年),美国长老会派遣传教士范约翰(John M,Farnham,1830-1917年)在大南门外陆家浜边的一间民屋内设立学堂,范约翰自任堂长,夫妇俩兼任教师。 女教士娄离华太太(Mrs. Lowrie)在美国组织远东救济会,在经济上对学堂的创办给予了大力的支持,因此,学校创建初期初名 Lowrie Institute,译名娄离华学堂,招收中、小学生。 清心馆在这次的工程中有了新的定位,由原先的图书馆转变为室内展厅,在维护时运用纯白作为主基调,光线从旧窗透进室内,使得老旧的建筑内部变得敞亮,在显得简约大气的同时,也保持着一份历史的宁静和沉淀。 民族振兴——与时代共进 158年的风雨历程表明,一所学校的发展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,民族危亡则学校艰难,国运昌盛则学校兴旺。在与民族共命运的征途上,市南人具有爱国奉献的传统。 为声援“一二·九”而举行的“12·20”请愿大游行。12 月21日,成立上海中等学校学生救国联合会。为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,学校定每年的12月20日为“爱国日”。 1937年“八·一三”淞沪抗战爆发后,清心中学学生打响了上海中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第一炮!成百上千的爱国学生投笔从戎,奋战沙场,陈仲信校友成为上海解放前牺牲的最后一位烈士。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,一批又一批的市南(清心)人又毅然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,从南下服务团、西南服务团到援藏援滇援疆,从孙燮文北上到冯志远支教,在每一个历史年代,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到处都有市南人不畏艰难、无私奉献的身影。 市南中学作为上百年的老式教会学校,它有着浓厚的教会文化色彩。在施工团队的努力下,建筑依旧保留有当年教会学校的特色。 外墙上爬着枝叶,绿意氤氲,植物的生长是时间的沉淀,孕育着历史的厚重。 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 百年老校如同一棵参天古树, 承载梦想,孕育希望。 |